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陶瓷行業:黑暗過盡 曙光在前
據悉,陶瓷行業遇到了艱難經營形勢石英舟:國外反傾銷“圍城緊逼”、國內需求大減、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斷上升,再加上產能的持續擴張,陶瓷行業“印瓷磚就像印鈔票”的時代一去不返,陶企經營遭遇陣陣寒意。更嚴重的是,在中央定調“房地陶瓷產調控不動搖”政策後,房地產在短時間內復蘇的可能性減小,與之唇齒相依的陶瓷行業將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不僅佛山,全國的陶瓷市場目前都受到國際、國內市場的雙重擠壓,銷量並不樂觀。風霜雨雪終有盡頭,春天的陽光並不遙遠。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 衛兵向表示,“目前佛山陶瓷企業的生產狀況處於穩定狀態,關停的比率不超過10%,是正常水平。”行業現狀雖然尚不至恐慌,但問題仍舊擺在眼前,如何從現 狀中突圍而出,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建立合理的市場預警機制,做好後備市場的儲備、調節工作,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增強行業協會和職能部門的管理工作,企業主動走出去……只有把問題足夠重視, 方法才有實行的可能性,陶瓷企業或許可以按圖索驥。其實,面對困境,陶企應當把產品做深、做透,不僅僅生產出一件陶瓷制品,而是經營出一種陶瓷文化,並把 這種文化貫穿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產生認同感,從而形成品牌文化和品牌影響力,讓它成為產品和品牌逆市走紅、長盛不衰的關鍵點。
從歐盟施行高達73%稅率的反傾銷稅,到石英韓國9。14%-29。41%的反傾銷稅率,中國陶瓷業正面臨史上最大的反傾銷調查大潮,範圍也從歐盟開始波及到更多的國家。
追根究底,中國陶瓷企業在反傾銷調查中的無動於衷和無能為力,是源自預警機制的不完善。沒有事先建立好的預警機制,當遭遇反傾銷調查時,陶瓷企業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反應,客觀上延誤了進入市場的時機。
所謂市場預警機制,是指一套檢測本國進出口產品的各種評定指標,如對進出口商品的數量、價格、質量標准、市場份額做出及時預測,提醒本國企業調整產品的數量、價格等,避免受到國外產品傾銷損害或國外市場反傾銷指控。
“這個可以在宏觀上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藍衛兵向表示,“當某國市場在國內的陶瓷市場上占據的市場份額太大,或者價格壓得太低,就可以用這套預警機制進行平衡。”
當然,這套預警機制不能僅僅靠企業自身來建構,企業只能從自身的微觀角度分析本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情況,既小也散。而且,一旦要涉及國際市場需求、國內市 場供給、質量標准制定等全局性的宏觀問題時,企業往往顯得勢單力薄、無力操控。此外,如果僅僅是企業在做這個工作,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數據分析和研究 中,得出的結果也未必權威,反而重復勞動,效果不大。
“可以由全國性或地域性的商會、協會來完成這個工作”,藍衛兵給陶瓷行業支了個招,行業協會所處的角度比較客觀、公正,可以平衡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系。當這塊市場競爭過於激烈時,可以由協會出面,啟動預警機制,引導部分企業退出該石英管市場以保持其良好的市場秩序,“就是從全局的角度保護了陶瓷企業,讓它們在國際市場上合理配置資源,共同取得利益和發展。”
此外,合理且良性的市場預警機制還可以幫助企業及時了解我國陶瓷主要出口市場技術標准的發展動態,隨時掌握市場動向,並針對可能出現的復雜問題,及早做好相關准備。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